
萧红,原名:张乃莹。她是近代文学巨匠,也被公认为“文学洛神”。在她病逝的前一年创作了呼兰河传。
在呼兰河传中,有许多事情发生。家乡的路上有个大泥坑,大雨之后变成一个泥潭,来往过路的人路过时就像人生的路上碰到了打击,卷起袖子要紧牙根,全身精力集中起来攀着人家的板墙摸索的过去,时常还有牲畜掉入大坑而丧失性命,有的说拆墙,有的说种树,就是没有一个人想把坑填平。写出了当地人们听天由命的思维和自欺欺人的特点
小团圆媳妇的死显露出乡民们的冷漠,家乡人的愚昧与思想的固化害死了这个年幼的生命。寄宿在家的二伯,性格孤僻,行为异于常人,有东西吃时,不给就骂,给了又不要。常常只和麻雀,大黄狗聊天,却很少和人们说话。磨坊里的冯歪嘴子,一到秋天冯歪嘴子就做起了黄米年糕,三铜板一条,时常送给作者吃,家里也会给些馒头,猪肉给冯歪嘴的孩子吃。
家乡人们的愚昧思想没有给萧红带来什么影响。萧红对于祖父的印象是非常美好的,小时候祖父在院里种菜浇花的时候,是不是会帮倒忙,种菜时把菜籽踢飞,把韭菜当野草割掉,祖父也没怪她,还把掉井的小猪用黄泥裹起来烤给作者吃,吃的满手是油,随手擦在衣服上,祖父也不生气,非常疼爱萧红。祖父还教作者念诗,没有课本,全凭口头传诵,可见祖父是一个有学问的人,受过良好的教育。相比小团圆媳妇,作者生活的家境有着天壤之别。
此时萧红的心境已经是非常的寂寞了,多年在外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上体弱多病,使得作者心里有着强烈的思乡之情及对于祖父深深的怀念。
矛盾先生说《呼兰河传》不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窜凄婉的歌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