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学网 范文大全 办公文秘 文秘基础内容

秘书素养对工作的重要性

由 小武林 分享 时间:2025-07-01 阅读:0
秘书素养对工作的重要性

一、秘书信息素养的发展沿革

(一)信息素养的产生

信息素养的概念发源于美国图书检索技能的演变,但在中国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通过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专家学者们的奋起直追,终于提出了国内比较新的一种关于信息素养的见解,即“信息素养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所培育的,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与能力”[1]。信息素养概念的产生,使人们对自身现有的素质结构、学习方式、文化传统等开始了审慎反思。伴随着这些思考,许多符合信息时代发展的新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相继产生,并成为人们普遍追求的亮点。不仅强化了人们的信息意识,催生了信息技术的教育,同时也推动了人们终身学习的习惯的养成,最重要的是它引发了人们对秘书人才培育的反思。众所周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在秘书工作领导的广泛应用,使秘书工作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

21世纪的秘书工作,将是一个知识、信息高度密集的领域,秘书工作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与此相适应,对秘书工作的信息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客观上要求我们在培养秘书人才时必须重视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在以往的秘书学理论研究、秘书学教材的编写和秘书知识的传授中,我们虽然加强了信息工作的内容,但现在看来远远不够。对“信息”概念的理解过于狭隘,对“信息工作”的解释大多停留在手工作业和传统经验的水平上,对秘书人员的要求仅仅是了解和掌握一般的信息知识,没有上升到“信息素养”的高度认识。

国内信息素养的发展

国内开始信息素养内涵的研究比较晚,多是在国外信息素养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国内的王吉庆于1999年第一次系统地介绍了信息素养理论,他认为信息素养包含了信息意识与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信息常识以及信息能力多个方面,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共同的评价。2001年,钟志贤教授提出信息素养表现为8个方面的能力:运用信息工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生成信息;创造信息;发挥信息的效益;信息协作;信息免疫[2]。这个观点的提出,强调了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2005年,孙平、曾晓牧认为,信息素养这种信息能力,包括信息智慧、信息道德、信息意识、信息觉悟、信息观念、信息潜能、信息心理等多个方面[3]。这个观点更强调了信息素养是一种系统知识结构。2007年,吕庆阳和刘孝文在对国内外信息素质概念的诸多说法进行了梳理和剖析后,给予了信息素养新的内涵,即信息素质是信息社会基本信息水准的测量尺度,包含信息意识素质、信息知识素质、信息能力素质等要素[4]。尽管,国内关于信息素养内涵的表述百花齐放,但是在内涵的本质上基本是统一的,即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

秘书文档管理试题

没有了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