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学网 范文大全 演讲稿范文 综合演讲稿内容

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由 王小红 分享 时间:2025-05-25 阅读:0
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创新是文化发展和进步的灵魂与动力。纵观人类文明史,无论东方或者西方,文化创新对于文化的历久弥新和繁荣昌盛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14到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本质上看并不是回到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复古运动,而是一场彻底的文化再生和文化创新运动,极大地加速了西方文明进程;在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中,文化创新和思想解放始终是主旋律,大大推进了中华传统文化转型和现代化发展。

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创新是国家和民族永葆生机和活力的不竭动力。

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文化创新和文化建设,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实践为基础,以创新为突破,积极培育和催生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当前,中国正沿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奋进,中国共产党肩负时代赋予的文化创新使命和任务。“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只有以创新者的姿态创造无愧于时代的新文化,中国共产党人才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砥砺前行,实现光荣梦想。

全面推进文化创新,必须处理好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中华文化历来注重“变”(创新)与“常”(继承)的辩证关系,孔子曾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正因为变中有常,常中有变,中华文化虽历经千险、几经变局,却依旧延续不绝、生生不息。

新时代推进文化创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意识形态决定了文化创新和发展的方向与道路。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推进中华文化创新发展,其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现代化的过程,它们二者之间不是简单的“外来”与“本土”、决定与被决定、包含与被包含或者并列的关系,从本质上看,它们之间是一种文化内容、文化精神的契合与融通。

道德礼仪演讲稿范文

最新灯塔大课堂第八课个人心得感悟体会汇集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