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贯彻落实各级关于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部署要求,为农村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创业帮扶,根据《2018年专项扶贫工作指导意见》(浏扶组发〔2018〕1号)、《关于印发<**市2018年就业扶贫专项工作方案的通知》(浏人社发〔2018〕6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街道实际,制定2018年就业扶贫专项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统一安排部署,对照各级关于就业扶贫的工作要求,深入落实各项就业扶贫政策,建立街道、村(社区)二级联动就业扶贫机制,推进就业援助、就业培训、创业扶持等帮扶举措,不断提升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帮扶农村贫困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创业,促进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摘帽。
二、工作目标
2018年,为每个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劳动力(以下简称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创业信息服务、政策咨询、就业指导、职业介绍、就业创业培训、劳动维权等免费就业创业服务,以促其尽快实现就业创业;合理安排就业专项资金支出,重点向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倾斜。通过就业创业,贫困家庭的劳务收入显著增加,努力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三、组织机构
成立就业扶贫专项工作领导小组
**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社会保障服务办,负责就业扶贫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
四、职责分工
(一)社会保障服务办负责就业扶贫专项工作的牵头组织工作,做好全街道贫困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服务工作;
(二)财政所负责就业扶贫工作的资金保障;
(三)经济发展办公室负责引导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
(四)新农村办公室负责开展贫困劳动力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致富带头人培训,培育新型农民,促进其就业创业;
(五)工会联合会负责贫困劳动力的权益维护等工作;
(六)工商联负责开展村企合作,带动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发挥非公企业的优势,开展贫困劳动力培训;
(七)街道残联负责贫困劳动力中残疾人的培训、就业推荐、创业等方面的服务工作;
(八)各村(社区)负责本辖区内的就业扶贫工作。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街道、村(社区)人社基层平台建设,强化公共就业服务职能,为贫困劳动力提供就地就近公共就业服务.一是设立窗口。各村(社区)政务服务中心要设立人社服务窗口,配置必要的办公设备,设立信息发布栏等设施,及时发布就业政策和岗位信息。二是安排人员。各村(社区)要在现有工作人员基础上安排至少1名兼职协理员负责就业工作,熟悉就业创业相关业务,能为贫困劳动力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三是建立健全制度。要建立健全农村就业服务制度,规范农村就业扶贫工作基础台帐,设立“一卡一表两台帐”。
(二)动态掌握贫困劳动力信息。根据扶贫部门和上级人社部门的数据变化,各村(社区)要不断完善、更新贫困劳动力信息;落实“一对一”就业服务和跟踪回访工作要求,实时掌握贫困劳动力的就业状态、就业时间、就业单位等信息,同步更新系统数据、台帐资料,实现对贫困劳动力信息动态精准管理。特别要对2018年度辖区内建档立卡贫困户高校毕业生(扶贫部门已建档立卡并录入扶贫信息系统数据库,且在毕业年度内的高校毕业生)和农村贫困家庭初高中毕业生(即“两后生”)进行信息采集,并建档立卡,将数据录入各级就业扶贫信息系统。
(三)为贫困劳动力搭建人岗对接平台。结合“春风行动”等就业创业服务活动,积极为贫困劳动力与用人单位搭建对接平台。根据本街道贫困劳动力的年龄分布、文化程度、技能水平、就业意向等情况,组织适合贫困劳动力岗位的企业参加市举办的就业扶贫专题招聘会,力求提高贫困劳动力的求职成功率。在街道人口集聚地或村(社区)召开小型专场招聘会,更精准、更灵活地服务农村贫困劳动力,帮助他们实现转移就业。
(四)开展精准就业创业服务。依托我市精准扶贫工作机制,为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创业服务。一是落实“311”服务要求。各村(社区)在街道指导下要为每一个贫困劳动力提供3次以上的职业介绍,1次就业创业指导,1次就业创业培训,并在《就业服务卡》上做好记录,由扶贫对象本人签字确认。二是及时发布岗位信息。收集适合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工作岗位;及时通过就业服务平台的电子显示屏、公示栏等途径及时发布,依托微信平台和人力资源网站等媒介实现掌上线上同步发布,并根据农村贫困劳动力的年龄结构、特点及就业意愿筛选适合的岗位进行重点推荐。三是提供其他就业服务。根据农村贫困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和就业愿望,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指导、政策咨询、劳动维权等其他公共就业服务。
(五)统筹开展各类职业培训。根据贫困劳动力意愿和企业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形式的培训,提升贫困人口的就业适应和竞争能力。协调农业、林业、畜牧、工商联、残联等部门为贫困劳动力免费开展种植、养殖、电商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帮助其提高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2018年至少组织开展3次以上的扶贫专项培训,辖区内“两后生”必须全部组织参加培训。各村(社区)要对辖区内贫困劳动力的培训需求进行调查摸底,报送社保办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计划。
(六)鼓励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脱贫。积极宣传创业扶持政策,对有创业意愿并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贫困劳动力,帮助其参加市级组织的免费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符合规定条件的帮助申请小额担保贷款贴息扶持,并予全额贴息,对其创业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倾斜。凡通过创业带领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创业人员,按规定给予小额担保贷款并予全额贴息扶持,在其申请创业扶持资金时予以重点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