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杰的践行‘心生活’一文,读后使人回味无穷。人生一世不外是“身生活”和“心生活”。但是对二者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可不是所有人能把握住的,往往产生极大的偏差。
人从其呱呱落地开始就步入求知立身、谋职立业、求偶立家的人生历程,这个历程随各人的悟心不同,会产生各自的好、中、差三个结局。事实证明这个结局往往是二头小,中间大,究其原因,很有可能是对“心生活”的悟知程度而所至。
我这里所讲的结局,并非是一个人的官越大越好,一个人的钱越多越好,而是讲有一个人好的归宿和结局。
社会上就有一种人,曾经是高官,呼风唤雨,无数不能,可是他不注重“心身活”,最后落得啥也不是的凄凉结局。
社会上也有这种人,钱多得冒油,但不去究其心灵,从而使自已的“身生活”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落得“人在天堂,钱在银行”,甚至以恶去谋“身”,害人、害已、害社会、害子孙。
这些人败笔在于不懂现实中的“有、无”、“富、穷”是暂时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世上一切本身是“无”,眼前的所有终有一天会空。
如今社会进步了,经济发展了,给每一个人的“身生活”有了更广阔的发展余地,说得不客气一点,只要你不是懒汉,“身生活”是没有多大问题,无非是好一点或是差一点,没有活不下去的情景。
但是说到“心生活”,各人的差异就来了,甚至有天壤之别。有一些人从他求知开始就注意修心养善,播植善根,养成一个好的习惯。立业过程中能管好自己,善待他人,“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立家过程中身先士卒,育好家人,注重“自化化他,自利利他,自觉觉他”,渐成忘我之心。
可是不少人,缺乏身心磨练,稍有所成,就会忘我所以。稍有小权,就会玩弄权术,甚至纵情放纵,无法无天,不能不说是做人的悲哀!
究其根源,一是“欲”,心“欲”无底,贪婪无边。二是“私”,私“心”蒙照,唯我独有。三是“度”,失度无边,横祸缭身。
“身生活”是暂时的,“心生活”是永久的。过好“心生活”是人性的必然,我赞成“性道合一”,用正道去化育万物。“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追求人生目标,实现普通人“心灵”境地,走向崇高、伟大的自在王国宝塔之顶!
学习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1.个人学习心得体会
2.学习四个全面心得体会5篇
3.中国梦学习心得体会6篇
4.学习心得体会怎么写
5.2017年党课学习心得体会党校学习心得
6.自我学习心得体会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