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本事是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资料。实践证明,体验是学生发展本事、构成技能的最好途径。学生安全教育,教师只是一味地反复叮嘱或是训斥,而没有真正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那么学生是无法构成良好的技能的。笔者经过多年对学校安全教育管理的实践、总结、反思,认为学生自我保护本事的培养,应从小事入手,在小事中让学生体验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及自我保护的过程,从而构成技能。
一、在小事中寻找教育机会去丰富学生的自我保护体验。
例如,此刻有的小学生在削铅笔时不细心把手指割破,捏着伤口,哭着,跑进教师办公室请求教师帮忙;有学生上体育课,不细心脚上擦破了皮,哭着……各种各样的大小问题都找教师或者找家长,学生没有自我处理的意识。针对这一点,我们的班级里是否能够开展一些活动,倡议大家自我能解决的小伤小问题自我解决,同时,经过教师教,学生互帮互学练,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包扎方法。学校或班上能够准备一些伤口消毒的常用药水,如医用酒精、红汞、双氧水等和一些包扎伤口用的物品,如创可帖、橡胶布、棉纱等,用来平时让学生尝试包扎一些轻微的小伤口。学生在学校里发生的一些小意外,能自行简单处理,并在处理时互相帮忙、相互协作,共同体验自救、互救的过程,感受自救、互救中的情感体验,既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又提高了自我保护本事。
二、在小事中创设各种情境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本事
教会学生自我保护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本事,使之有足够的本事和勇气沉着对付突发事件,这是安全教育的目的,也可说是现代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资料。在创设的情境中,经过体验让学生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是一种捷径,能取到事半功倍之效。例如,发现学生带了打火机到学校里玩,教师可利用这一次机会创设教室里着火的情境(烧旧报纸,制造浓烟),让全体学生参加火灾逃生演习。演习后要认真进行总结,肯定利用逃生知识逃生的学生,指出演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引发的后果。在这样的情景下,学生既能体验火场的紧张场面,又学到了火场逃生方法,同时教育了违反纪律的学生,增强了大家防火意识,可谓一举多得。
三、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远离安全事故
安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使学生构成安全行为,从而在学习生活中远离安全事故。学校是公共场所,学习是团体性生活,学生是未成年、缺乏职责感的人群,安全隐患难以避免。我们要做好的就是防患于未然。防患于未然,重中之重是扎扎实实抓好养成教育,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以礼貌的行为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成长。学校和教师异常是班主任,应认真组织和引导学生进取开展丰富多彩的有益身心的课外活动。以此去占领学生课余时间和空间,使之远离安全事故。
学校安全无小事。学校领导和教师要做有心人,安全教育从点滴小事抓起,要把平安的种子撒播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田,让它发芽开花、长成参天大树。那时我们必将收获更多的祥和、幸福和安宁,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