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世界巡行》这节内容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取自粤沪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八年级实验教材。本节教材的编写意图是将物理知识融于观察实验中,在课中有三个探究实验,1、分解白光,2、营造斑斓的色彩,3、观察苹果的颜色。为了上好这节课我特意让学校买了滤色片和强光手电,并在办公室进行了试做,发现用三棱镜分解白光简单但后两个实验由于办公室里光线较强效果不是很好,又跑到实验室拉上遮光窗帘试验,嘿、效果很好,于是决定在实验室上这以节课。当在课堂上看到色彩鲜艳的七色光谱那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也使学生明白了白光是由红、橙、蓝、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在进行“营造斑斓的色彩”这一实验教学时,选择了红、蓝、绿三种颜色的滤光片放于投影光源前,让学生观察光屏上的颜色,得出"透明物体的颜色与透过的光的颜色相同"的结论,在光的交汇处也可说明光是可以合成的。并让后排的学生到前面近处观察,使学生印象非常深刻,后来提问时,基本上学生都能答对。"在"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什么所决定的"教学中,我先从学生身上的着装开始,我指着一名学生(女生)校服的红色部位,让学生说是什么颜色的,学生们异口同声的答:“红色的”,我问:“为什么是红色的?”学生答:“因它反射红光”;我又指着这名学生(女生)校服的白色部位,让学生说是什么颜色的,学生们仍异口同声的答:“白色的”,我又问为什么是白色的?学生答:“因它反射白光”。此时,学生认为自己答的完全正确,正等着老师的表扬,我说:“不对”,学生们谔然,接着我把绿光照到白衣服上让学生观察,学生说是绿色的,又把蓝光照到白衣服上,学生又说是蓝色的,最后我让学生讨论白色的衣服为什么能呈现不同的颜色,这样“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什么所决定的”便有学生得出结论来了。紧接其后的游戏环节又引起了学生们的轰动,我拿出了自制的彩色眼镜给学生戴,让他们亲身感受一下周围的色彩,知道“戴有色眼镜看人”的结果是什么。一堂课终于完整地按预定计划完成了,正如课后老师们的反映,我自己的感觉也是过于仓促,时间较紧,学生在一堂课上掌握这么多知识,面面俱到确实有点难,值得庆幸的是学生比较喜欢这种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这也算是我的一点成功之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