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学校志愿分数级差是指录取非第一院校志愿考生时的分数差额(招生章程里会公布具体差额的数值)。一般用在顺序志愿里,志愿优先。例如:某高校规定的志愿级差为20分,第一志愿调档分数线为600分,那么第二志愿的调档分数线就为620分。第一志愿生源充足而且规定了志愿级差的院校,省招办按投档比例投完第一志愿考生档案,再按院校提出的志愿级差将第二志愿且分数在级差之上的考生档案投放给学校,由学校审核录取。
为什么高校要设置学校志愿分数级差呢?是由顺序志愿的录取规则决定的,在顺序志愿里第一志愿比较重要,录取几率最大,所以对于招生好的院校而言第一志愿是完全可以招满的,所以设置级差对于第二志愿的考生增加难度,如果说真有第一志愿落下来的考生超过本校设置的级差额,被录取到本校也等于是捡到了人才。设置门槛,但是不把门封死。
2、部分高校在分配专业时规定了专业级差,专业级差是指录取非第一专业考生时的分数差额。例如:某一学校规定专业级差为4:1:1分,学校在分配专业时,将第二专业志愿的考生成绩减去4分后,和第一专业志愿的考生一起排序确定专业。如果第二专业志愿还没有录取,会将考生原成绩减去4分再减去1分,和第一专业志愿考生一起排序确定专业。如果第三专业志愿还没录取,会将考生原成绩减去4分减去1分再减去1分后,和第一专业志愿的考生一起排序确定专业。部分没有规定专业级差的学校,在分配专业时,有的采取志愿优先的原则,即首先满足第一专业志愿考生,有的采用分数优先的原则,优先录取分数高的考生。
为什么高校要设置专业分数极差呢?一般设置专业分数极差的高校都是冷热专业比较分明的高校,热门专业报考人数肯定要多,冷门专业报考人数就要少一些,这样就会造成学校各专业的人数分布不均衡。那么高校设置专业分数极差主要是为了均衡学校内部各专业的人数。
专业极差录取规则是什么
考生若专业一志愿未录取,则在专业二志愿时需先降3分后再与其他将该专业填为一志愿的考生进行成绩比较录取;若二志愿也未录取,则在专业三志愿时再降1分与其他将该专业填为一志愿的考生进行成绩比较录取,以此类推。
假设某个院校的金融学类、统计学类和工商管理类三个专业设置了“311”的专业级差分,每个专业只有一个招生计划。现在有三个考生,分别是高考成绩563分的考生A、562分的考生B,561分的考生C,他们都报了这个学校的这三个专业,且都达到了投档分数线。其中考生A、B的志愿顺序都是金融学、统计学和工商管理;考生C的志愿顺序是统计学、金融学、工商管理。
推荐阅读:
3.2023福建省有哪些一本大学名单及排名(福建一本大学高考分数线排名)
5.威海海洋职业学院2023年高考录取位次附2022-2020最低录取位次和分数线